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学院

实验实(部分)
当前位置: 首页 · 实验实(部分)
新能源汽车整车实验室
发布时间:
2025-05-29
来源:
阅读人数:

新能源汽车整车实验室

响应国家“双碳”战略与汽车产业电动化、智能化转型需求,我校建成新能源汽车整车综合实验室,集传统汽车工程与新能源技术于一体,覆盖车辆工程、汽车服务工程、新能源汽车工程等专业的教学、科研与实训需求。实验室以“基础与前沿并重、理论与实践融合”为理念,构建了从传统汽车检测到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全链条实验体系,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。

一、实验室定位与功能

实验室分为传统车辆综合实验区与新能源技术实验区两大模块,形成“基础技能训练—核心技术研发—综合应用创新”的多层次能力培养平台。实验室面向新能源汽车“三电”系统(电池、电机、电控)及智能网联技术,结合传统汽车检测与维护需求,提供覆盖整车结构认知、性能测试、故障诊断、系统优化的全流程实验支持 。

二、设备配置与技术特色

传统车辆综合实验区

核心设备:配备不对称双柱龙门举升机、汽车专用检测仪、轮胎动平衡机等,支持整车举升、底盘结构拆装、发动机性能检测等基础实训。

技术亮点:通过扒胎机与动平衡机模拟真实维修场景,提升学生对轮胎动力学与悬挂系统维护的实操能力;检测仪集成OBD诊断功能,可实时分析发动机工况参数,强化故障排查技能 。

新能源技术实验区

核心设备:配置新能源汽车整车、动力电池包、驱动电机总成、高压防护设备及CAN总线分析仪等,覆盖电驱系统、电池管理、高压安全等关键技术。

技术亮点

动力电池测试:支持电池充放电性能、热管理系统及寿命评估实验,模拟极端环境下的电池状态监测与维护 。

电驱系统集成:通过驱动电机与减速器联调实验,验证机电传动效率与控制策略;结合高压防护设备,保障学生安全操作高压系统 。

智能诊断平台:基于CAN-BUS总线测试系统,实现整车网络通信协议的解析与故障注入,培养学生智能网联汽车的诊断与优化能力 。

三、实验项目体系

实验室构建了“基础—综合—创新”三级实验体系:

基础实验:包括汽车发动机检测、轮胎动平衡测试、底盘部件结构拆装等传统技能训练,夯实学生机械结构与维护基础 。

综合实验

新能源方向:电动汽车充放电实验、动力电池状态监测、机电传动系统联调等,融合理论课程《新能源汽车原理与构造》与《智能传感器技术》的核心内容 。

智能诊断方向:CAN总线通信测试、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,通过虚实结合(如硬件在环仿真)模拟复杂工况下的系统问题 。

创新实践:鼓励学生参与智能网联汽车线控底盘调试、动力系统优化设计等开放性课题,结合学科竞赛提升创新能力 。

四、教学与科研支撑

1. 教学服务:实验室年均承担门课程实验,覆盖多个相关专业的学生,支持《新能源汽车原理与构造》《新能源汽车检测诊断技术》等核心课程,并配套虚拟仿真平台辅助理论教学 。

2. 科研支持

聚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、电控系统优化等方向,与车企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,如驱动电机效率提升、电池梯次利用技术研发 。

依托开放基金项目,吸引国内外学者参与底盘集成、数字孪生等前沿课题,推动技术成果转化 。

五、未来展望

实验室将持续完善设备体系,计划引入智能驾驶仿真测试平台与氢燃料电池实验模块,拓展智能网联与新能源多元化技术路径。同时,深化校企合作,与吉利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,打造区域性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高地 。

作为我校新工科建设的重要载体,新能源汽车整车实验室以“技术引领、育人为本”为核心,致力于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与人才储备,助力“交通强国”战略目标实现。


联系电话
400-630-2020
关注我们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5-09-16 01:06:43